作者:廖一玮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3日 来源:宣传小组
工地的风日养着,把皮肤晒得黑黑的,“小魏老师”就是其中一员,新来的年轻同事都喜欢这样叫他,他也乐于接受。他就是来自十九项目部的测量能手、主办工长--魏淳辉。
不论新项目中标,又或是急难险重抢工,领导脑海里第一个闪现的人必然是他,成本测算、图纸梳理、前期测量,参与项目策划,小魏都是最能干、最值得信赖的伙伴。他默默在压力与责任中成长,并且出类拔萃,成为项目部的骨干力量,能独立承担项目的生产管理工作,现阶段担任福晟路项目的执行生产经理。
在笔者的记忆中他的闲暇时分较少,要么在办公室与图纸为伍,要么扛着仪器就上现场,能够认真耐心的带徒弟、示范指导,也能够热情的帮助新人融入团队,始终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状态。他在青年人才座谈会上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所以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计划,就是让自己先成为“标兵”,然后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项目经理。工作之余他不断夯实基础知识,钻研专业知识,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取得了公路和市政专业二级建造师、市政专业一级建造师,经常参与项目方案的编写和造价知识的学习,编写的QC课题分别获得了市级一等奖、二等奖,获评公司2021-2022年度“学习之星”。
项目现场上的“急先锋”
不论哪个工程,在拿到正式的施工图纸后,他总是第一时间清理出负责工段的图纸工程量,结合前期现场的踏勘梳理出该工段的施工难点及主要问题,找到工区进度的关键线路,结合实际情况优先制定总计划,再根据工段总计划按部位进行目标分解。他精心组织,提前规划,把任务细分到每周或每天,提出各阶段人、材、机、资金等资源需求计划,并提出入场措施、途径及时间,对可能实现不了的资源配置需求提出可行的应急措施,以最大限度满足进度要求。
扎根一线的“安全卫士”
在从事现场管理时,他转变思想,从“要我安全转变成我要安全”,提高工人对作业安全的意识。大滨路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难度大,除去施工作业上的安全事项,如何把控长江周围生态环境的协调和污染防治也是重难点,还要考虑汛期水位变化,在作业期间他每天主动监测水位、天气情况、及时传达安全部门,保证安全作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按照公司“安全管理到班组”“两单两卡”等要求,把“班前教育”“班前打卡班后点卯” 等落到实处。为保证质量,他在工段落实推行“样板先行”,把园建铺装、彩色活力道按照图纸要求等比例搬到项目部驻地实施,植物也按同品种、同规格栽植到项目,以保证观感效果得到设计、业主认可,这一举措和效果也确实得到了各参建单位的称赞。
瞄准成本效益的“有心人”
他组织召开所负责工段的成本分析会,邀请其他工段和预算、材料、技术部门参会,一起分析和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内部分析交流使工段的各管理人员较为详细地了解该工段成本管理的基本状况和管理成效,明白目前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原因,同时他要求自己时刻做到中标成本、策划成本、劳务报价心中有数,便于及时决策。同时通过分析交流相互启发,可以使其他工段和项目各部门能够在成本管理的思路上、经济运行的做法上和对成本控制的认识上达到高度统一,从而形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
“要沉下去,静下心来,功夫在平时,贵在坚持。”作为工区负责人亦或是作为执行生产经理,魏淳辉都有强烈的责任心,他用扎实的业务能力和过硬的工作作风,将市政交通的“三特”精神注入小小的日常里,用实际行动迅速成长为业务“标兵”,并向着自己的既定目标努力迈进!